治疗方法:
行气活血利胆汤药物组成:柴胡、郁金、枳壳、白芍、三棱、莪术、桃仁、红花、鸡内金各15 g,赤芍、木香、茵陈各10 g,
右上腹痛甚者加延胡索、乌药;不思饮食者加焦山楂、炒麦芽、炒谷芽、炒莱菔子;便秘者加生大黄、火麻仁。
用法:水煎服,1剂/天。30天为1疗程。
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“胁痛”的范畴,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。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,因为肝位于胁下,其经脉布于两胁,又胆附于肝,与肝呈表里关系,其脉亦循于肝。
肝为刚脏,主疏泄,性喜条达,主藏血,体阴而用阳。所以肝疏泄不及,肝郁气滞,脾土壅滞,湿自内生;或气郁日久,气滞及血,淤血停积;或肝肾亏损,血不荣络等,均可导致胁痛。故胁痛的治疗原则当根据“通则不痛”的理论,以疏肝利胆、行气活血为基本治则。
行气活血利胆汤中,柴胡、郁金、木香、枳壳、白芍疏肝行气止痛,使胆气条达,血脉疏通;配以茵陈加强利胆作用,同时茵陈对胆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—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;三棱、莪术、桃仁、红花、赤芍活血化淤,使胆囊壁血流量增加,有利于组织修复、炎症渗出物的吸收;鸡内金可促进消化。
综上所述,行气活血利胆汤具有活血利胆化淤之效,可使肝胆疏泄正常,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。